当前位置:主页 > 毕业论文 > 文学 > 现当代文学 > >

浅谈欣赏文学作品的基本原则

来源::未知 | 作者: | 本文已影响
  论文关键词:文学欣赏 阅读 质疑精神
    论文内容摘要:以“三桩誓愿”为例,探讨文学欣赏应遵从的基本原则,对经典名著应细心阅读同时也应大胆质疑。
      《语文教学与研究,读写天地》2010年10月刊载了沈琼同学的一篇文章《败笔还是妙笔》。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自己阅读课本经典篇目《窦娥冤》的一些困惑。
    沈琼同学说,关汉卿先安排“窦娥大骂天地,指责鬼神”,“对天地充满了不信任,甚至彻底绝望”,“到了文章的最后,作者竟然让窦娥向她怀疑乃至是彻底绝望的上天许下三桩誓愿”,而且“这些看似不可能的誓愿最终还真应验了”。
    沈琼同学在文中表达了白己的困惑的时候说:窦娥“前前后后的心理波动是否太大了呢?”“窦娥是否显得有点‘思维混乱’呢?”并认为:《窦娥冤》(或者说关汉卿)可能“违背了逻辑,至少是违背了艺术的逻辑”;若不然,“窦娥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者”。
    在传统文学遭冷遇、网络快餐文化受热捧的当下,沈琼同学热爱我国古典文学很值得人们赞赏,他对经典名著细心阅读和大胆质疑的精神也让人很感佩。他对摆娥冤》“三桩誓愿”的构思上的困惑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。
    我认为“三桩誓愿”的安排看似与前文“大骂天地”矛盾,其实是“大骂天地”的自然结果;既符合窦娥的思想意识和心理过程,又反映了作者的内心困惑和矛盾;既符合生活的逻辑,又符合艺术的逻辑,而且是艺术的创造。所以,“三桩誓愿”的发愿与应验不是败笔,而是妙笔!
    千百年来,“青天”思想已经深入到受苦受难普通民众的骨髓,窦娥也不能例外。
    元代社会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异常尖锐,贪暴官僚与地方痞子等黑恶势力互相勾结互相利用,共同欺凌盘剥百姓。社会最底层的广大妇女处境更为凶险悲惨。善良的窦娥原本认识不到这些,直到被张驴儿父子欺辱、被张驴儿以人命诬陷又被贪暴官吏屈打成招后,她才一对此有了痛切的认识,但她的“大骂”也仅对地痞与贪官昏官而已。窦娥没有“大骂天地”,因为在她头脑中,上天和地痞贪官有本质的区别;也不存在绝望心理。请看作品里的描写:
      【正宫·端正好】没来由犯王法,不提防遭刑宪,叫声屈动地惊天。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,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。
      【滚绣球】有日月朝暮悬,有鬼神掌着生死权。天地也!只合把清浊分辨,可怎生糊突了盗坏,颜渊?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,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。天地也!做得个怕硬欺软,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!地也,你不分好歹何为地!天也,你错勘贤愚枉做天!哎,只落得两泪涟涟。
    显而易见,在窦娥的心中,天悬日月,就“只合把清浊分辨”,不应“糊突了盗拓,颜渊”,不应“不分好歹”,“错勘贤愚”。也就是说天地并没造恶,造恶的只是“盗环”。天地是有过错,但过错只在心不明,眼不亮;没看清好坏,没分清善恶;让善良的人受苦,作恶的人享福。所以她要大声叫屈,来惊动天地,惊醒天地,希望天地睁大眼睛,看清善恶,惩恶扬善,为己伸冤。因此,沈琼同学说窦娥“大骂天地”似有不妥,说她“埋天怨地”才更符合实情,“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”已经说得很清楚一了。
    埋怨归埋怨,但只要天地有日月,窦娥还是要寄希望于它的。“叫声屈动地惊天”,希望大地听到自己的冤屈,即使一时不能惩恶扬善为己伸冤,但用自己的独特方式显示人间的善恶,满足善良的人的最后愿望还是能够的吧。
    这就是窦娥的从受屈到喊冤的心理过程。
    因此,她向天地发“三桩誓愿”,希望天地应验是再自然不过的了。《窦娥冤》从“埋天怨地”到发“三桩誓愿”的构思不仅遵照了生活的逻辑,而且将窦娥复杂的曲折的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得多么深刻!
    天地既然不造恶,只是糊涂,它就有可能在叫屈喊冤声中惊醒,既然有可能惊醒,则以夭地公正无私的票性,“血飞白练”“六月飞雪”“亢旱三年”就是必然的了。
    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,也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。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,洞察现实,通过窦娥指斥天地、发下三桩誓愿并让其一一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,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,反映他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。另一方面,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,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,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;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,却义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,所以,他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。
    而且,“一二桩誓愿”的-一应验的浪漫主义艺术手法,既表现了作家的善行应得褒扬、正义终将伸张的良好愿望,又满足广大善良观众的冤屈应当昭雪的心理需求。这三桩誓愿由小到大,由弱到强,步步递升,既概括了丰富的现实社会内容,又烘托出浓厚的悲剧气氛,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,是艺术上的不朽创造。

    由此,我们应当说,从“埋天怨地”到“三桩誓愿”,从向天发愿到其一一应验,这绝不是败笔,而是《窦娥冤》最催人泪下、最震撼人心的艺术构思,是艺术上的绝版!
    又由此,我想,我们在阅读、欣赏、评价文学作品的时候,应该遵从一些基本的原则:
    1,尊重作品,细读文本。
    人常说,知人论世。不尊重文本,不深人细致地阅读作品,就难有体会,难有心得;就算有也容易流于片面,失之偏颇,甚至误读作品。沈琼同学说,“窦娥大骂天地”,“天地成了不辨好坏、错看贤愚的十恶不赦的大坏蛋”,应该说是对作品的一种误读。在这种误读的基础上作出思考,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。
    想起了几天前我引导学生阅读《抄检大观园》一文时的情景。我让学生们先细致阅读下面一节精彩的描写:
于是先就到怡红院中,喝命关门。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,忽见这一干人来,不知为何直扑了丫头们的房门去,因迎出凤姐来,间是何故。凤姐道:“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,因大家混赖,恐怕有“r头们偷了,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。”一面说,一面坐下吃茶。王善保家的等搜了一回,又细问这几个箱子是谁的,都叫本人来亲自打开。袭人因见晴雯这样,知道必有异事,又见这番抄检,只得自己先出来打开了箱子并匣子,任其搜检一番,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。随放下又搜别人的,挨次都一一搜过。到了晴雯的箱子,因问:“是谁的,怎不开了让搜?”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,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,豁一声将箱子掀开,两手捉着底子,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,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。
    然后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袭人和晴雯两个丫鬓个性的理解。学生们各抒己见,畅所欲言,妙论迭出,但也出现一些“新奇”之论。有说袭人诡计多端的,有说晴雯古怪刁钻的。这些新奇之论让我一头雾水,百思不得其妙。我不知道这段话哪些描写表现了袭人的诡计多端,我不知道这段文字写到了她的哪些诡计,我不知道她要用诡计陷害何人。我想,是不是我们的学生从别人那里受到启发,或者看到别处的描写就先人为主了?多听听别人的看法,多看看别处的介绍是对的,但不要忘记我们自己的眼睛,不要忘记我们手中的文本。须知,忽视了对文本的细致深人地阅读,关丽善良的女孩就会成为诡计多端的害人者,备受侮辱却珍视尊严、惹人怜爱又让人同情的女孩就会成为刁钻古怪惹人生厌的可怜虫,像这样欣赏文学作品,恐怕只会让很多人无语且心生悲哀吧。
    2,尊重作家,尊重艺术。
    当作家怀着独特的生活体验来描写他作品中的“这一个”的时候,“这一个”便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认知价值。“这一个”是时代的产物,有时代的印记,这“印记”或是人性中的优点,或是人性中的不足。但是,不管是优点还是不足,都是艺术的真实,都是艺术的需要,都应当得到尊重。我们可以说阿Q太阿Q,但不可以让阿Q不阿Q,否则阿Q就会不再是阿Q了。我们可以不喜欢林黛玉的淌眼抹泪儿,但不可以让黛玉不流清泪,须知,清泪是林黛玉艺术形象最动人的一部分,是黛玉艺术形象的生命。如果黛玉不再流泪,那便是这艺术生命的终结,如果我们让黛玉从不流泪,那《红楼梦》中就绝无黛玉这一光彩的艺术形象。
    可是,我们学生却常在自己作文中发出感慨: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多好啊!殊不知,从艺术的角度看,黛玉要是能像宝钗那样开朗一些该是多么的可怕啊!
    3、人为我用,不苛求人。
    如果说,阅读历史著作可以使人的头脑睿智,那么,阅读文学作品则可以让一个人的心灵丰富滋润而柔软。我们可以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作为参照来修正自己的人生,但不应当以自己的社会认知和人生感悟来匡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。我们可以说,窦娥认识不到自己悲剧命运的根源,但最好不要说,窦娥因为“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”而“思维混乱”。
    人为我用,不苛求人。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这样,历史人物亦然。常有学生在白己的作文中反弹琵琶,侃侃而论。求新很好,但如果不注意上面这些基本的原则,在苛求古人中刻意求新,则常常会陷人屈原沉江不知珍惜生命、陶潜辞官不知折节图存的泥潭而不能自拔!

随机阅读TODAY'S FOCUS